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资讯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被授予“幽门螺杆 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全国示范中心”
每年体检季,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医生提醒,幽门螺杆菌不仅可能引发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病,更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早期防治幽门螺杆菌至关重要,尤其是通过规范化诊疗,能够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以下简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被授予“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全国示范中心”,意味着该院在幽门螺杆菌诊治方面的专业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得到了国家级认可。目前,厦门仅有两家医院获此殊荣。 发挥示范作用 带动区域规范化诊治水平提升 “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示范中心”项目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主导,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防控办公室共同实施开展的一项全国性项目。据悉,经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专家委员会审核评定,2024年,有118家单位被确定为“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示范中心”,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仅有4家单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便是其中之一。 “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门诊全国示范中心”落户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将以此为契机,实施规范化的专病管理,加强专业化培训,持续提升消化疾病规范化诊疗水平。”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专家蒋炜表示,消化科将进一步深入开展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科学研究,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和频率,加强对基层医院规范化诊疗的指导,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区域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水平提升,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女子染上顽固性“幽菌” 个性化诊疗精准根治 李女士今年30多岁,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她因出现消化不良、嗳气等不适症状就诊,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辗转多家医院接受治疗,尝试多种药物组合,但C13呼气试验结果仍旧还是阳性。她担心病情会影响家人,尤其是孩子,因此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朋友的推荐下,李女士慕名来到了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朱宇诚通过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既往服药情况、近期饮食及生活方式等,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最终采用幽门螺杆菌二联疗法,通过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其优势在于使用的药物少,确保根除率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朱宇诚建议,外出用餐时,应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共用餐具导致交叉感染,在家中实行分餐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认真洗手;家中若有人查出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家庭成员也要进行相应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诊疗应按照医嘱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定期复查,以确保幽门螺杆菌被彻底根除。 规范化的诊疗,给李女士带来切实好处。仅仅一个疗程(14天),便让李女士彻底摆脱幽门螺杆菌的困扰,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开设专病门诊 提供全流程规范化诊疗服务 相关研究显示,约80%的胃癌发生和幽门螺杆菌感染高度相关。幽门螺杆菌已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I类致癌因子,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发国家,根除幽门螺杆菌,特别是早期根除,能够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在业界,幽门螺杆菌的诊疗甚至有着“首战即决战”的说法。“若首次治疗未能得到规范化诊疗,未实现根治,幽门螺杆菌极有可能产生耐药性,使得后续治疗难度大幅增加,因此规范化诊疗非常重要。”该院消化科专家朱宇诚告诉记者。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副院长、消化科专家蒋炜在厦为患者看诊。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十分重视幽门螺杆菌的规范化诊疗。自2020年起,周一至周六开设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为患者提供从精准检测到个性化治疗,再到愈后跟踪的全流程规范化诊疗服务,且常态化开展幽门螺杆菌二联疗法、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等多种诊疗手段,帮助众多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患者实现根治。 除了临床诊疗,该院消化科还针对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开展多项临床研究。近期,消化科一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临床胃肠病学杂志》)上,并被邀请在202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病学术会议上作发言。此外,该院消化科还通过线上、线下定期举办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科普讲座和义诊活动,普及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及预防知识,进一步推动提高幽门螺杆菌规范化诊治水平。 链接 “同质化”管理 带来“国家队”消化疾病优质诊疗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是国家卫健委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单位,内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科室在门脉高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药物性肝病和脂肪性肝病)、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防治研究方面的整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科秉承“同质化”管理理念,在知名消化科专家沈锡中教授、蒋炜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优质资源,结合本地需求成立沈锡中名医工作室,专家成员定期来厦看诊、手术,指导学科建设。多位上海专家常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不断将消化科领先技术和理念引入并扎根厦门。目前,该科已获批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常规开展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胰腺炎、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胆道疾病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常见疾病,以及不明原因腹泻便血、顽固性便秘、复杂胆道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衰竭及其并发症、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筛查与综合治疗等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治。(转载自《厦门晚报》)
2025-01-08
了解更多
“石洪成名医工作室”“宋元林名医工作室”落户复旦中山厦门医院
12月20日,国内知名核医学科专家石洪成名医工作室、国内知名呼吸内科专家宋元林名医工作室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揭牌成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我国核医学起源地之一,多年来始终引领着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是首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诞生了多位现代呼吸病学的奠基人。石洪成教授和宋元林教授正是两大学科“掌门人”,均为各自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 核医学科专家石洪成名医工作室、呼吸内科专家宋元林名医工作室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成立。图为揭牌仪式。 “此次两家名医工作室揭牌成立,可为我市核医学和呼吸医学的发展提供前沿创新理论和强大技术体系支持,对促进‘健康厦门’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市公立医院发展管理中心主任林进春出席揭牌仪式时表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继续支持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更好地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形成同频共振、联动发展的态势,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新高地和标杆典范。揭牌仪式后,石洪成教授、宋元林教授马上投入工作,为慕名而来的患者详细看诊,并为所带团队进行教学指导。 火眼金睛 核医学捕获早期肿瘤 肿瘤尚处于萌芽状态,普通影像检查发现不了,PET/CT则如“火眼金睛”,能够将其精准捕获,为早诊早治赢得宝贵时机;不明原因感染后发热,寻找感染病灶犹如大海捞针,通过核医学检查就能精准定位病灶……有了核医学,以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变得有迹可循,从而让更多疾病的精准诊治成为可能。这,就是核医学的魅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石洪成在厦为患者看诊。 石洪成教授是我国知名核医学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复旦大学核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影像技术研究会核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石洪成名医工作室专家团队成员包括多位知名核医学科专家。 据悉,这是厦门市首个核医学科名医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石洪成教授将同专家团队成员轮流来厦开展门诊、教学查房和科研指导等,继续发挥在SPECT/CT、PET/CT、PET/MR等影像诊断及核素内照射治疗的优势,进一步应用推广核医学诊疗一体化等先进理念;引进PET/MRI等先进诊疗设备以及完成回旋加速器的安装使用;将前列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新型分子探针的PET显像技术等落地厦门;与临床科室合作,开展临床试验研究项目,研发新型放射性药物,让厦门及周边地区更多百姓获益。 声音 石洪成教授:核医学是一种安全、先进的诊疗技术,是靶向诊疗技术的具体体现,所用核素半衰期很短,辐射剂量可控。接下来,我们要将上海总部更多先进的核医学诊疗技术同步应用于厦门医院,包括核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性核素的内照射治疗等,并且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过程当中,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让更多年轻人在实践中快速成长,未来能够独当一面,成为当地的名医。 又快又准 分子诊断明确病原类型 “厦门和上海的疾病谱不太一样,真菌感染的患者比较多,我早上看了好几个真菌感染的病人。”揭牌仪式当天,宋元林教授接诊了十余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他表示,治疗呼吸道感染疾病,尽快明确致病病原微生物很关键。传统检测方法一般需要3天,而且容易漏诊;如果引入分子诊断技术,大多数病人1天就能明确病原体类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宋元林在厦查房。 宋元林是我国知名呼吸内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上海市肺部炎症与损伤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副所长。宋元林名医工作室团队成员包含十余名呼吸内科专家,善于解决肺部复杂疑难临床医学问题,尤其在肺部感染、呼吸危重症抢救、慢性气道疾病管理、肺部肿瘤诊治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名医工作室成立后,宋元林教授将带领专家团队,在肺部感染、肺部肿瘤、慢性气道疾病、呼吸重症诊疗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重点开展包括气管镜下气道肿瘤切除、单项活瓣肺减容术、气管镜下光动力治疗在内的多项介入手术;重点探索研究呼吸道感染的免疫机制、气道疾病及免疫抑制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基础和临床工作,为厦门及周边地区呼吸疾病患者提供国内一流水准的医疗服务。 声音 宋元林教授:接下来,我和专家团队成员将轮流来厦开展门诊、教学查房及科研指导等,把上海总部一些成熟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带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例如:引入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为精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开展肿瘤基因检测,为肿瘤病人制定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在亚专科建设方面,我们希望依托名医工作室平台,在肿瘤、介入、慢病管理、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同步 17个名医工作室高效运转精准补短板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执行院长周建军在揭牌仪式上介绍,作为全国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医院自成立以来,创新推行“同质化”管理模式,依托上海总部优质医疗资源,如肝外科、心内科、普外科、肝内科、胸外科、消化科、医学影像和检验科等“复旦中山”王牌学科、优势学科,结合本地百姓的疾病谱,目前已获批成立17个名医工作室,并已高效运转。 “接下来,医院将继续以名医工作室为抓手,凝聚上海总部优势学科、优势亚专科的互补合力,精准提升厦门、福建当地医疗薄弱领域,造福闽西南乃至东南沿海一带患者;同时通过名医工作室专家团队的临床带教、授课、教学查房等形式,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传承等方面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医疗队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执行院长周建军表示。(转载自《厦门日报》)
2024-12-21
了解更多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