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持续平移医疗“国家队”优质资源扎根厦门,打造人民满意的“家门口的上海医院”。
看病就医一直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今年以来,央视多次聚焦改善就医体验报道。8月16日、17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多学科联合诊疗“一站式”服务作为正面典型标杆获央视《新闻直播间》《新闻联播》等栏目多次点赞报道。而就在今年4月,该院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破解群众“烦心事”的做法也获央视关注报道。
半年内多次获央视点赞,是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8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迎来建院7周年。开业以来,该院始终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将“创新、关爱——家门口的上海医院”党建品牌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把一流技术和先进文化传承、扎根厦门,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赢得良好口碑。截至目前,在福建省患者满意度调查中,该院已蝉联五年厦门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首位,患者不出省就能共享医疗“国家队”的优质服务。
【“带管生活10年,好好吃饭对我来说终于不再是奢望”】
多学科上海专家组团,“一站式”精准诊疗疑难疾病
“好好吃饭”对普通人来说稀疏平常,对袁女士来说却极不容易,从无法进食到好好吃上一顿饭,这条路,她走了20多年。
20多年前,袁女士开始出现进食后呛咳、反复肺炎等症状,辗转10余年才查出病因:气管与食管之间有个瘘道,吃进去的东西会通过瘘道流入肺部。医生为她手术置入支架隔断消化道与呼吸道。症状虽改善了,瘘口仍长不起来,她总是咳嗽咳痰,无法自主进食,只能靠“带管”输入肠胃营养液维持生命。
这管一带便是10年,由于食管气管瘘治疗困难,传统治疗方法疗效不如人意,久病成医的袁女士怎么也没想到,在“家门口上海医院”的就诊竟成功帮她摆脱“带管”痛苦生涯。去年,她慕名来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范虹教授的门诊,希望手术“堵漏”。范虹专家团队诊查后,秉承“一切为了病人”的复旦中山精神,认为外科手术未必是最佳选择,于是组织呼吸科、内镜中心、麻醉科、危急重症科进行MDT多学科联合诊疗。考虑到袁女士已多次治疗效果欠佳,再次外科手术的风险和创伤都很大,手术并发症多,多学科专家团队另辟蹊径:采取内科介入治疗,全程无需开刀,在呼吸内镜下不厌其烦数次进行气管瘘口修补,最终让瘘口成功愈合。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胸外科副主任范虹教授(左)带领团队在厦开展高难度手术。
2个多月后袁女士复查未见明显瘘口,于是拔除肠内营养管,近日,她从岛外送来锦旗,感谢多学科团队助她重拾一日三餐的简单乐趣。
袁女士顽疾得除,得益于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MDT诊疗模式。为了让疑难复杂疾病患者看病少折腾,医院秉承上海总部优良传统,已常态化开设24个多学科MDT综合门诊,患者挂一次号就能获得不同学科专家精准的综合性诊疗意见。专家们利用午休时间集中为患者诊治,“一站式”诊疗不仅大大方便了患者,同时提升了医疗质量。“患者能最大程度获益,再辛苦也值得!”专家表示。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利用午休时间为疑难疾病患者进行“一站式”精准诊疗。
【“以为要等个两三天,没想到这么快”】
信息化赋能就医全流程,群众看病省时省钱又省心
患者张女士因腹痛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就诊。以往,患者换医院就诊,一般需要重做相关检查,耗时又费力。如今在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张女士无需重复检查,医生通过福建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查询接口,便能查看她在外院的腹部CT检查结果。
作为厦门市较早接入福建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的医院,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作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重要举措,着力解决不同医院重复检查检验导致的看病难、看病慢问题。目前互认项目涉及医学影像检查3类55项、临床检验7类73项,减轻了百姓就医负担。
在大医院看病,B超、CT、磁共振等检查排长队也是不少患者的烦恼。近日,市外患者林先生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就诊,“我们来回奔波十分麻烦,本以为超声检查要提前两三天预约,没想到上午开单,当天就完成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很快就找到了病因,林先生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近年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不断优化检查检验流程,相关科室各显神通,急病人之所急,尽力缩短患者检查检验等候时间。
依托信息化平台,促进就医全流程优化提速,是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打通堵点解决难点、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的重要举措。七年来,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的舒适化、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切实提高了诊疗效率,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除了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缩短检查检验预约等候时间,医院还通过院区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增设24小时出入院办理自助机、打造护理线上咨询服务平台、探索远程诊疗服务模式,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寓教于乐!玩真人飞行棋游戏还能收获健康知识”】
创新“四个一”健康促进行动,打造健康科普红色矩阵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血透室外,一群中老年患者兴致勃勃玩起了“飞行棋”。这可不是普通的飞行棋,而是该院内科第一党支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肾中棋事”真人飞行棋游戏,以地作盘、以人为棋,棋盘格中是肾病防治知识问答题,“棋子”回答正确,才能进入下面的方格。“太赞了!健康科普竟然还能这样‘玩’!”肾病患者陈老伯开心地说,这种科普教育寓教于乐,他和病友们在沉浸式游戏闯关中轻松掌握了不少护肾小妙招。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肾脏内科患者在血透室外兴致勃勃玩起“真人飞行棋”,收获满满健康知识。
这是该院打通健康科普服务基层百姓的最后一公里,提升患者健康素养,助其科学防病的生动实践。医院通过党委主导、党支部主战、党员主责的“三位一体”,创新推行“四个一”健康促进行动,即以政治思想建设“一统领”、党带群团“一队伍”、红色矩阵“一张网”、党建业务考核“一盘棋”,实现从注重“治已病”向聚焦“治未病”的转变。
在这里,党委书记、院长挂帅带领,以驻厦上海专家为主力军,组建健康公益科普“国家队”,党员专家带头走进健康宣教“第一线”,党支部接力开展“党建+健康公益”系列活动,全方位打造健康科普红色矩阵,推动医疗“国家队”优质资源下沉。同时,医院党委精心打造“沉浸式”健康互动基地,开办“健康促进大讲堂”,开设健康驿站,创新结合线上直播形式,带来满满健康干货,并获评福建省十家首批健康科普实践基地。党员大专家更是提出“一病两处方”理念,除了开具诊疗处方,还会根据患者情况,“个性化”提供健康处方,融入日常临床诊疗中。
目前,该院健康公益科普队伍已壮大至500余名科普宣传员,团队深入社区、乡镇、企业等开展科普宣教,已开展活动230余场次,为百万余人次普及医学知识,更有50余位专家科普“上央视”,百余篇次原创科普获央视、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
【链接】医教研协同,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执行院长周建军介绍,在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和复旦大学的鼎力支持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移山填海”,以同质化管理全方位输出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中山厦门”建设模式。
该模式下,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医教研齐头并进,学科建设成果斐然,三四级高难度手术占比达80%,且不断问鼎“塔尖”技术,填补了近80项厦门乃至福建医疗领域技术空白;已拥有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厦门市专业质控中心,获批“福建省腹部肿瘤精准诊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厦门市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厦门市影像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
“我们积极布局科研发展方向,为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医院持续注入新动能。”周建军执行院长表示,目前复旦中山厦门医院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科研经费达7800余万元,并率先在厦设立生物治疗中心,首期以开发免疫细胞治疗为主,平移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CAR-T、NKT细胞的成熟培养工艺,在厦进行临床研究,致力为肿瘤、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病及罕见病等疑难杂症患者开创“医疗新路”。同时,医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力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加快由“人才输血”向“人才造血”转变,已培养出一批带不走的本土医学人才队伍。
据悉,如今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患者群体已覆盖福建全省,其中近40%的患者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地区,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的辐射引领作用正日益凸显,真正成为百姓口中赞誉的“家门口的上海医院”。
【声音】
持续创新 提升服务
孙益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院长):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和沪厦“复旦中山人”的全心付出。未来,我们将不负重托,持续探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路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及医教研协同发展,全面深入推进“同质化”水平,将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建设成区域医疗服务“新高地”,让广大患者享有更便捷、更优质、更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复旦中山”力量。
党建引领 打造标杆
张博恒(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书记):七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以人民健康为己任,倾力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标杆单位。立足新时代,我们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以“创新、关爱——家门口的上海医院”党建品牌为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持续将复旦中山文化基因、精湛技术和先进理念落地厦门,补短板强弱项,纵深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近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推出“患”位思考主题活动,邀请多名媒体记者以患者视角深度体验就医全流程,留下客观真实的调查报告。据悉,这是该院党委为提升患者满意度推出的建院七周年特色活动。
敢于让眼睛“毒辣”的媒体记者上阵找茬,医院此举彰显了其蝉联五年全市三级公立综合医院满意度第一的自信,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提升患者满意度,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是动真格的。一个细节可窥一斑:在建立满意度工作考核机制时,医院在满意度问卷中增设“你想表扬或投诉的医生”选填项,切实把满意度考核落实到科室,落实到每一位医护人员。
在主动邀请媒体找茬的同时,医院党委还创新开展住院患者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找准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突破口,并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专项整治,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抓好整改落实。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党委开展住院患者代表座谈会,面对面了解患者就医难点、堵点。
该院党委围绕百姓关切提升患者满意度的这些特色做法,实实在在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让群众享受到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转载自厦门日报)
编辑: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