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徐俊冕教授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创建上海市第一家综合性医院的心理门诊,并建立医学心理学的实践基地。1989年,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正式成立,徐俊冕教授成为教研室首任主任。1993年,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成立心理医学科,徐俊冕教授担任科室主任。1998年起,季建林教授兼任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医学教研室主任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2002年起兼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主任。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心理医学科正式开诊成立,黄啸任执行副主任。2025年11月起黄啸主任医师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和厦门分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厦门分院心理医学科现有住院医师2人,心理治疗师1名。其中刘丽君医师2021年北大医学部博士毕业作为福建省引进人才加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心理医学科,并被哈佛全球临床学者科研培训(GCSRT)项目(2022-2023)录取。 科室工作侧重于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部“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点专项子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诊疗范围: 心理医学科门诊诊疗的主要病种包括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心身疾病、进食障碍、躯体症状相关障碍、适应障碍、应激相关障碍以及躯体疾病伴发心理障碍等。治疗以药物结合心理干预的整合治疗为特色。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开展相关心理评估、CCBT计算机认知行为治疗、团体认知行为治疗等。 特色技术: 我院门诊2楼心理医学评估中心兼顾心理测评功能和认知行为治疗服务。 (1)心理测评功能:我院心理科相比于其他综合医院,先行先试,大力开展智能化心理评估,先后开展心率变异分析、精神科量表评估、认知诱发电位仪等,参照国际标准化及计算机智能化分析、比较、报告系统,广泛应用于精神、心理问题及健康人群的精神、心理评估。 ①心率变异性分析是国际公认的定量评估人体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工具,用于辅助门诊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状态评估。 ②认知诱发电位仪使用声、光、电的刺激装置,开展事件相关电位、听觉诱发电位和视觉诱发电位等评估项目,其中事件相关电位指大脑接受外界刺激或某种心理因素的反应时,进行加工处理时所引发的脑电活动,可用于评估认知功能,客观反映患者的认知、情绪及唤醒水平,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计算机认知心理治疗: 计算机认知行为治疗(CCBT)智能化仪器,每个项目均模拟真实认知行为治疗过程,通过量表动态监测心理状况,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设计训练内容,强调心理教育和家庭作业促进自助训练。 (3)团体心理治疗: 科室目前开展团体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融合正念治疗、辩证行为治疗、情绪管理、自我关怀等内容,着重提升患者的应对技能、情绪调节技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门诊时间: 普通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 青少年心理门诊:周四下午:付晓雨 专家门诊:黄啸:周四 刘丽君:周一上午、周二、三、五下午 高级专家远程门诊:季建林:周五上午(2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