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战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缓解区域百姓跨省异地就医之苦,2014年8月,厦门市政府和复旦大学首创“市校合作,高位嫁接”的同质化管理模式,合作共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以下简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开启了跨省平移优质医疗资源,加速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的创新之举。医院于2017年8月开业试运营,是一所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简称“复旦中山医院”)全面运营、同质化管理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也是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并于2020年10月获批成为全国首批首家揭牌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医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五缘湾畔,总占地面积7.12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二期(科教大楼)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现开放床位720张。
医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夯实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医疗服务“双提升”。
学科建设协同发展。医院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特色,依托复旦中山医院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以心脏、血管、肝、肺、肾和胃肠疾病为特色,与厦门市现有医疗机构错位发展。医院共开放52个业务科室,拥有包括樊嘉院士、葛均波院士等在内的17个名医工作室,设立了综合内镜手术治疗平台、综合介入手术治疗平台、危急重症平台三大技术平台,以及消化疾病专科平台、泛血管专科平台两大专科平台。医院开展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MDT),借助远程视频平台开通沪厦两地MDT诊疗服务,构建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精准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优质高效。医院拥有消化内科、普通外科、重症医学科、医学影像科和肾病学科5个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和1个厦门市临床重点专科—放射诊断科。医院也是厦门市质控中心肾病、内分泌、门诊、老年医学4个专业的主委单位以及厦门市骨质疏松防治中心挂靠单位。医院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的功能定位,持续引入新技术,补齐区域医疗短板。截至2025年6月,医院共引入复旦中山医院已开展的临床新技术、新项目220余项,填补了80余项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空白,还获评厦门市“年度十大医疗创新技术”4项。医院锚定医疗领域的科技前沿,成功开展全国首例经心尖二尖瓣钳夹术、微创单乳房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左心耳切除术-一站式解决心脏三种疾病等高精尖技术,在连续六年的福建省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医院蝉联厦门市综合医院首位。
医疗设施设备先进。医院拥有顶尖机器人、血管造影机、联合滑轨CT的一站式复合手术室,以及一批业界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其中甲、乙类大型医疗设备有: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PET-CT、医用直线加速器Versa HD、联影uRT-linac 506c、320排动态容积CT、3.0T及1.5T医用磁共振、双C平板DSA、大平板DSA、闽南地区首家HIFU治疗室等,为医院开展高难度手术和精准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沪厦同质引才育才。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同质化”战略,各临床和医技业务科室负责人均由复旦中山医院各学科主任兼任,保障医疗水平和技术实力。复旦中山医院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厦门医院相应职能部门的第一负责人,确保沪厦两院一体化、同质化管理与发展。为保证原汁原味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水平,复旦中山医院长期派驻120余名资深专家及管理骨干在厦工作。医院招聘和引进的所有医务人员均委托复旦中山医院进行“全培养”,其他工作人员也需在复旦中山医院经过一定时限的培训和考核方可返厦工作。医院建立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平移复旦中山医院的教学培训师资和能力。此外,医院全力推进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建设,成为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并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市级及以上人才项目110人次。目前在册职工约1270人(含复旦中山常驻专家),其中聘任高级职称131人,硕导20人和博导10人。
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医院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创新,多措并举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医院获批福建省腹部肿瘤精准诊疗临床研究中心、厦门市“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和“影像医学”三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及厦门市泛血管疾病精准诊治、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临床转化和生物治疗三大重点实验室,并率先在厦门开展生物治疗研究工作,推进全流程肿瘤精准诊断和治疗。截至2024年末,医院共获得国家、省、市级各类科研项目4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发表论文超650篇,其中SCI论文270余篇。授权专利145件。近年来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福建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等多项荣誉。
数智赋能高质发展。医院信息化坚持以顶层设计引领、沪厦互联互通为原则,聚焦行政及临床业务同质化管理与发展需求,构建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夯实集团化管控基础,全力打造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运用新型信息技术建成“四大平台、两大中心”,包括互联网诊疗平台、互联互通集成平台、5G云影像平台、AI影像人工智能平台、物联网创新研究中心及数据决策中心,全面推动数据资产和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持续推进远程医疗迭代升级,常态化开展远程视频门诊、远程查房、远程会诊等服务,实现沪厦两院医疗诊治的无缝衔接、数据共享。医院于2024年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并成为厦门市医院学会物联网专委会主委单位。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医院充分发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辐射带动作用,牵头闽西南地区20余家医院联合发起成立了“沪闽心脏大血管联盟”,与厦门市海沧区及晋江市第二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合作,有力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延伸。多次参与援宁等对口帮扶任务,高效响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保障海峡论坛、厦门马拉松赛等大型会议与活动,定期组织医疗团队深入社区开展义诊、技术培训和健康科普活动,致力于提升基层社区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公众的健康素养,展现了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担当。
厚积薄发频膺嘉誉。独具特色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复旦中山厦门”模式,驱动医院从零起步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同行肯定及百姓赞誉,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最美医院、厦门市健康厦门建设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度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医学人文医院、2024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卫生事业管理奖等多项荣誉和称号。
山外有山,传承星灿。未来,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将始终秉承复旦中山医院“一切为了病人”的中山精神,倡导“严谨、求实、团结、奉献、创新、关爱”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复旦中山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等优良传统,持续擦亮“创新、关爱——家门口的上海医院”这张闪亮名片,努力建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东南沿海疑难重症诊疗中心,争当跨区域市校合作典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标杆,为建设国际知名、亚洲一流的现代化创新性三级甲等综合型医院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