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樊嘉
字号:

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2019)》,《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2024)》编写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FACS、ASCO、SSO。担任Clinical CancelBulletin、Clinical SurgicalOncology和《中国临床医学》等多本中英文杂志主编,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复旦大学第七届、第八届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2016)、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16)、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6)、中国医师奖(2016)、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2)、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2012)、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劳模)(2010)、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2010)、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2020)、中国医院协会突出贡献奖(2022)等荣誉称号。

长期致力于肝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及教学工作。已完成肝癌切除手术11000余肝移植3190余例,其中包括全球首例成人-儿童“废弃”肝移植、例、亚洲首例成人肝心联合移植、中国首例经典辟裂式肝移植、上海市首例成人一成人右半肝活体肝移植等,显著提高了肝癌患者生存率。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使伴门静脉癌栓的晚期肝癌由不可治变为部分可治;对肝癌肝移植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我国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系统解析了肝癌转移复发微环境调控分子机制,建立了肝癌和肝内胆管癌的分子分型及肝癌早诊与转移复发预测模型,并实现多项临床技术转化。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6),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2012):作为主要参与者曾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2020)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发表SCI论著690余篇,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包括Cell(3篇),Nature(1篇),Science(1篇)等SCI论310余篇,H-index93。

擅长肝肿瘤诊治、肝移植。开展肝肿瘤外科诊疗工作,指导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