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诊断科在中国放射学奠基人荣独山教授、介入放射学奠基人林贵教授、著名影像学家周康荣教授和曾蒙苏教授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临床诊疗水准和科研教学成果位居学科领域前列。作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及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科室在国内最早建立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较早获批国家级医学影像诊断继续教育基地、上海市影像医学住院医生/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影像医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全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常年处于前六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放射诊断科现有在厦员工43人,总部长期派驻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8人,在读硕士及博士共4人,副高及以上高级职称7人。科室与总部实行“同质化”管理,在曾蒙苏主任和周建军副院长兼执行主任的带领下,传承总部严谨治学的理念和“国家级”的诊断水准,获得了省内外广大患者和医疗同道的广泛认可。
短短七年多,厦门医院放射科就已获批成为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2023)、厦门市影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2023)、厦门市临床重点专科(2021)以及厦门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2)以及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其中厦门市临床重点专科和厦门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均于终期验收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
在科研方面,科室自成立以来已获得福建省资助课题13项、厦门市资助课题9项,科室成员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32篇,在研经费约1200万元。同时,科室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021年度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21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2022年度福建省医学科技三等奖等荣誉。
设备领先 带来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
拥有国内领先的高端设备,包括3台MR机(西门子Amira1.5T、GE 750w 3.0T、 Philips Ingenia CX 3.0T),5台CT机(其中宽体有GE Revolution 256排CT、Canon Aquilion ViSION 320排CT),2台X线机,2台移动X线机,1台骨密度X线机,以及全数字化断层乳腺x射线机(西门子MAMMOMAT Inspiration)、数字化胃肠机(Canon Ultimax-i DREX-UI80)各1台;配备12个人工智能诊断平台和62个影像全结构化报告系统,在全身肿瘤的诊断和鉴别、手术可切除性评价、肿瘤精准分期、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等方面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设备保障和技术支持。
名医坐诊 带来“国家队”高水平的诊断服务
知名影像学专家——曾蒙苏名医工作室落地厦门,工作室团队专家来自总部放射科各亚专科主任,每周轮流来厦坐诊;总部放射科副主任、厦门医院放射科执行主任周建军教授获评厦门市领军人才,担任中国解剖学会机器人与手术导航解剖学分会主任委员、厦门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每周均在厦看诊,致力将先进的放射诊断技术、理念落地扎根厦门,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家队”高水平的诊断技术;且科室每年牵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学学习班(“沪闽影像高峰论坛”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放射诊断学基础与提高”),带动和提升本地放射领域精准诊断水平。此外,科室努力打造“带不走”的医学人才队伍,目前硕士以上学历的放射科医师超过90%,且每年选派优秀年轻医师前往总部培训考核,确保“复旦中山”的同质化标准。
学科特色与专长
在总部放射科的指导下,厦门科室在医教研三方面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可开展三甲医院要求的各项影像检查。本科室特色专长有肾肿瘤MR多模态扫描、颅内斑块及颈部斑块MR高清成像、大动脉炎全身血管MR成像、颅脑定量磁化率成像(QSM)、肺结节UTE成像、甲状腺高清MRI常规成像及扩散峰度成像、子宫内膜癌小视野扩散峰度成像、腰椎UTE及T1rho成像、神经黑色素成像、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4D无需打药颅内血管动态成像、DBS术前MR定位成像、双能CT痛风检测(Dect-Gout)、自由心冠脉CTA、脑卒中一站式成像、胸痛三联征一站式成像及钼靶引导下乳腺定位穿刺活检等技术,部分技术已走在了厦门乃至福建省的前列,为广大有需要的患者和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新检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