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复旦中山厦门医院13名驰援武汉的白衣将士圆满完成任务踏上返厦征程。52个日夜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援鄂医疗队员们奋战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火线”上,与病毒正面交锋、殊死搏斗用生命守护生命。至此,接管病区患者清零,医护人员零感染,我院医疗队员平安凯旋。
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顾建英指出,“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你们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展现了“复旦中山人”的勇敢和担当;在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一线,你们不忘医者初心和使命,扶危渡厄,以专业的技术全心救治患者,以温暖的言行视患者如家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交出了高质量的答卷!你们是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的骄傲!”
>>>援鄂勇士带着“武汉记忆”回家
♥给予力量的医疗队徽章♥
“这枚徽章在我抗疫的征途上给予了无穷力量,陪伴我经历了太多关于守护生命的温暖故事。”我院援鄂护理专家、护理党支部副书记、护理部副主任张育红说:“每次看着它,总是斗志昂扬!”
♥褪色斑驳的抗疫衣裳♥
“这件衣服原本是纯黑色的,这段日子我经常穿着它前往医院工作,回驻地后需浸泡在含氯消毒剂里,多次清洗晾晒后成了现在‘有设计感’的样子。”援鄂护士呂意达笑着说:“这件衣服见证了我的战疫生活,是我贴身的忠实伙伴。我想带回家留作纪念,这可比任何一项荣誉都令我骄傲!”
♥“美好约定”的文化衫♥
援鄂护士连丽娥介绍,这件文化衫对她有着“特别的约定”。文化衫上署名的“林雯”是一位小学生的妈妈,她和女儿一起参与了这件文化衫的手绘,希望向千里驰援的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之情。“我会一直珍藏,等林雯女儿长大后,把这件文化衫送给她。这是我们最美好的约定,期待多年后的相遇。”连丽娥说道。
>>>一些心里话想对武汉说
肖雄医生(我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到武汉时迎春雪,如今樱花盛开,我们接管的病区终于清零了,特别激动!感谢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感谢同济医院同道们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谢我们厦门大后方以及上海总部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这里的50多个日日夜夜,队员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大家都是‘生死之交’。待来年樱花烂漫时,我们换个装,以游客的身份再回到这片热土吧。”
宋卓菁护士(我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为了圆患者的心愿,我和队员们一起把彩印生活照贴在防护服上,希望照片中的笑脸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给患者带来战胜新冠肺炎病毒的信心和力量。可爱的患者们,希望你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武伟鹏护士(我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挺过艰辛和困难,更多的是幸福和感动的收获。来自各个医院的战友们互帮互助,配合默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即将离开,真有点不舍。回厦门后希望经常联系,有机会一定要看看对方脱下口罩的样子。”
郭孝坤护士:“这是一段特殊的经历,我将铭记于心!即将离开,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感慨!舍不得武汉人民的热情,舍不得战友之间的帮助,更舍不得厦汉两地的情谊!”
艾欣护士:“感谢武汉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可爱,他们比我们做得更多,承受得更多,祝愿武汉人民生活幸福、开心、平安!我们有缘再见!”
邹宇婷护士:“当初一腔热血来,如今载满感动离开!这段经历让我成长很多,我为武汉人民不服输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而感动,这种精神将陪伴我的一生!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
谢榕城医生:“再回武汉,我想参观武昌起义纪念馆,还要去看看我们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战斗时种下的那棵树,感受与子同袍的情谊!”
林林护士(我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我想带着家人再来武汉,住我曾经住过的宾馆,尝尝武汉的特色美食,还要走一走我曾走过的路,让这份记忆,不再是我一个人的记忆。”
张思思护士:“我想带着爸妈,回到和丈夫一起抗疫奋战的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看一看樱花园,吃一吃热干面,尽情呼吸新鲜的空气,登上黄鹤楼,将这座城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林铭珊护士:“我想带家人去武大看樱花,漫步这座英雄城市,感受一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