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十足上海味,馥郁名医香
时间: 2019-02-21
字号:

WDCM上传图片

(转载自海西晨报)“补齐厦门医疗短板、解决市民疑难重症”,作为复旦大学和厦门市政府合作建设的重大民生工程,我院肩负着这一使命,稳扎稳打,开拓创新。回顾2018年,38个临床医技科室、9个病区共320余张床位、三四级手术占比超55%、获批成立8个名医工作室,建设2个院士工作站……我院坚实的步履踏过一个个既定目标。2019年,我院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上海总部优势学科引入厦门,加强学科建设、巩固人才培养,不断实现厦门地区医疗技术“零突破”,为厦门乃至福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百余名医常驻  把上海“复旦中山”带到厦门

“侬晓得伐?”“早饭切过伐?”在我院看病,你常会听到上海专家讨论病情时夹杂着吴侬软语的普通话,“上海味”十足。因为我院有许多专家都是上海来的。

我院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面运营、同质化管理。医院自开业以来,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派出110余名资深专家常驻厦门医院,其中不少是国内“一号难求”的大牌专家;总部各学科主任每月赴厦手术、教学、查房、坐诊;同时,即将晋升副高职称的高年资主治医生也以下基层的形式驻厦半年以上;院士工作站及名医工作室的专家团队每周轮流赴厦看诊和手术。

据我院党委书记兼执行院长顾建英介绍,医院实行“双主任”制度,即各临床医技科室的主任均由上海总部各科室主任兼任,进而实现两家医院跨区域同质化管理。“我们对各学科主任年终考评中的重要一项,就是考核各科室主任们如何做好厦门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室运行管理等等,希望从机制上进一步督促总部各科室主任,一起帮助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更快成长。”毫不夸张地说,我院实实在在地把纯正的上海“复旦中山”带到了厦门。

 

问鼎技术“塔尖” 优势学科实现多项“首例”

人来了,技术也来了,我院的“上海味”浓的不仅是口音,更是技术。去年5月,泌尿外科完成了厦门地区首例机械臂辅助下3D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去年8月,心内科完成福建省首例磁共振兼容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医院还率先开设肺结节MDT门诊,并借助远程会诊系统开通沪厦两地MDT诊疗服务,提升了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不断问鼎多项“塔尖”技术,实现厦门地区医疗技术“零的突破”,依托的正是上海总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和先进的医疗技术。我院将总部优势学科整体移植,与厦门市现有医疗机构错位发展,以期精准补齐厦门医疗短板。目前,我院已开设临床医技科室38个,完成三四级手术占比超55%。市民不出远门,就能以其他三级医院同样的收费标准,享受来自上海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省去舟车劳顿 名医专家来厦看诊成常态

虽然开业仅一年多,但我院已初具规模,总部优势学科生根开花。我院积极响应厦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建设名医工作室的号召,获批成立8个名医工作室,建设2个院士工作站,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樊嘉、葛均波、周平红、孙益红、符伟国、曾蒙苏、谭黎杰、王春生八位国内响当当的各学科顶级专家带队在厦“驻点”,开设名医工作室,其中樊嘉和葛均波两位院士还成立院士工作站。2018年8月中旬,“肝肿瘤名医樊嘉院士来厦开设门诊”的消息刚一传出,70多个号源被秒抢一空。通过网络自助挂号的便捷方式,许多原本要舟车劳顿赴上海找专家的厦门患者,在“家门口”就得到了来自著名肝肿瘤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教授的诊疗。这些名医专家团队,定期轮流赴厦坐诊、手术,大大减少患者远赴北上广求医的经济负担和路程奔波,为厦门及周边百姓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