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0日上午,我院在门诊楼大厅举行了开业典礼仪式。福建省副省长杨贤金、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厦门市市长庄稼汉等领导参加典礼,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福建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厦门市政府及其市直相关部门和相关协作单位、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多家单位的领导及专家等一并出席了开业典礼。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是厦门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卫计委和福建省卫计委的指导下,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增加优质医疗供给,增加老百姓幸福感,改善民生福祉,按照“四高”标准建设的一个重大社会民生项目。医院由厦门市政府全额投资,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标准规划建设,定位为非营利性公立医院,建成后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下称复旦中山医院)全面运营管理。
医院将突出复旦中山医院的重点优势专科,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特色,实现与厦门市现有医疗机构错位发展。我院是厦门市政府与复旦大学市校合作的典范成果,也是跨省市医疗联合体模式的探索,复旦中山医院医疗资源的引进,将进一步提高厦门市医学人才队伍的水平,提升厦门市、福建省乃至东南沿海一带的整体医疗水平。
医院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路668号,总建筑面积约17.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800张,庆典仪式结束后,医院将于次日试营业,正式对外开诊。试营业期间医院首批开设13个临床科室,分别有:心脏内科、肝肿瘤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肾脏病科、普通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老年病科、全科医学科、内镜中心和重症医学科,这13个临床专科同步开放门诊和病房。
医院将根据试营业后2-3个月的具体情况进行整体评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增加营运科室,争取2-3个月后所有有条件营运的科室均开放门诊,病房则根据病源情况分阶段有序开放。
医院拥有一批业界最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供硬件保障:福建省第一台3.0T医用磁共振,在保证成像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患者舒适度;320排动态容积CT可实现在任何心律下的心脏冠脉CT成像;大平板DSA具有低剂量、高清成像技术,能有效地降低诊治过程中X射线对患者的辐射损伤,同时满足心脏、肝脏、血管等疾病的诊治需求。另外,医院的三大智能物流系统也是医院的一大亮点,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几乎覆盖了全院主要的医疗区域,完全解决检验标本、术中病理、临时处方、急救药品等在平均传输时间2min之内(只需人工1/10以内)到达指定接收地点,实时保障临床各类需求。AGV智能导航车系统将实现全院定时大件物品传输,覆盖病区的集中用药、静配输液、被服、餐食、垃圾等可实现24h不间断运输,节约人力成本,并有效解决院内流通拥堵问题。手术室-供应室之间的垂直升降和水平回转系统,能实现手术室和中心供应室无菌物品的垂直运输和将各类手术要使用的手术器械智能分包,有效节省手术室和供应室库房面积,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分拣差错,避免二次污染。
为了保证医院的医疗水平,我院与复旦中山医院保持同质化的管理,医院临床、医技、护理等各学科实行“双主任”制,分别由复旦中山医院各科室主任和资深专家担任我院相应科室的主任及执行主任,同时,我院所有医学院校毕业后的医学生入职前均会进入复旦中山医院参加为期1-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后继续进入为期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保障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有序落实,为我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管理上,复旦中山医院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则是我院相应职能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实现行政“垂直管理”,确保实现医、教、研及管理水平的同质化标准,以期将我院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厦门市多点执业示范基地、干部保健中心、对台医学交流与合作基地、复旦大学厦门医学科学研究院和医学人才培训中心、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实习与教学基地。